《我的前半生》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自传 百科 《我的前半生》

《我的前半生》

#《我的前半生》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0 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有一个有点让我感慨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。在网上搜索“我的前半生”,第一位是电视剧,第二位是电视剧百科,第三位才是爱新觉罗·溥仪——中国最后一任皇帝写的自传。有人要跳出来说了,溥仪不也是一个公民,他写的书有什么了不起的?我希望他能真真正正的看一下这本书,它不仅仅是一个自传,更是一本关于清朝的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书。

说到这本跨越了超过50年历程的书,其实有点不知该从何讲起。先从这本书的起源来说吧,1950年溥仪从苏联押送回国,在抚顺战犯管理所,开始撰写自己的“反省笔记”。这本书共有三个版本,最开始是溥仪亲述,溥杰亲笔的“自省书”,后来被印作“灰皮本”,只用作内部传阅。后来被指处有些犯忌的瑕疵需要进行修改,同时为了求真实,在删掉了文学描述之后,出了一版大众流通版的定本。文革之后,于2007年重新出版《我的前半生》全本,恢复了因历史原因删去的内容和作者原本的文学描写。我手中的这本,就是07年再版的全本。

全书共有九章,家世、童年、紫禁城、天津、前往东北、伪满十四年、在苏联、回国的疑惧、接受改造。认真想来,溥仪也是一位身世非常之惨的一个人。三岁左右被慈禧选为日薄西山的清朝傀儡皇帝,不久慈禧逝世,被几个太后贵妃,一群太监宫女困于紫禁城中。但只做了三年的宣统帝,便遇上了辛亥革命。此后十来年,虽说享用着民国名义上的优待条件,但却失去了自由。而溥仪复辟的强烈愿望和他极为扭曲的人性观念,也是这时候培养起来的。1925年,溥仪逃往天津租界,在在张园和静园中,接受着列强礼仪上的尊重,溥仪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。同时频繁接触清朝遗老及军阀张作霖,段祺瑞,吴佩孚。也是在此间,溥仪对张作霖及日本人产生了好感。也正是由于日本人看到了这个已经退位的皇帝,对于中国军阀及某些清朝遗老还有一些影响力,所以也就注定了溥仪会继续被人利用的命运。九一八事变之后,溥仪被日本人秘密转移到了东北,开启了自己14年的被日本人贴身监控的伪满生涯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,深受日本人胁迫和利用的溥仪对日本人的好感也逐渐变成了仇恨。此后1945年到1950年的5年间,被监禁于苏联,因为害怕被定罪,而在远东法庭上使用地痞无赖的作风将所有责任推给日本。50年之后被遣返回国,在抚顺接受着十年的思想再教育和劳动改造。

《我的前半生》这本书中可以说的部分太多了。在紫禁城中这一大章的描写中,深刻感受到了皇帝骄奢淫逸,不仅仅是一次出行花费上千块大洋,更夸张的是,中国上千年的宝物,都堆在宫中,已经退位的宣统帝享受着所有的财宝。宝物之珍贵,件件无价,随便赏赐一件,便可让一家人终身无忧;宝物之多,无可形容。在太监宫女不断的偷掠之后,在烧毁了一个藏满宝物的宫殿之后,在赏赐无数珍宝给满庭大臣之后,在将大部分珍宝运往天津之后,在给军阀不断的赏赐之后,在溥仪被困东北,造访日本,囚禁苏联,抚顺改造之后,他的身上还有300多年的价值连城的宝物。你们知道溥仪的鉴宝能力有多强吗?王国维的花高价购得的古董,溥仪看了几眼,便指出都是赝品,真正的可以做到“一眼辨真假”,当时鉴宝第一人。而这300多件宝物,是溥仪颠沛流离几十年还随身携带的珍宝啊。

说完了宝物,我们来说说溥仪变态的内心和过敏的神经。在东北做伪满皇帝期间,他缺陷而有变态的性格表现的极为明显,一方面对于仆人不停地虐待和殴打,一方面沉迷于礼佛和问卜算卦。因为童仆要逃而将其活活打死,然后又因为害怕因果报应,花上数天的时候磕头念经,处罚殴打童仆的随侍。一方面派人秘密跟踪厨子买菜,怀疑是否扣了几角钱;另一方面花上几万大洋买钻石毫不犹豫。由于担心吃的肉是死去的亲人变的,每次吃饭前都要念一遍“往生咒”,来给肉主超生。甚至觉得“杀死一只蚂蚁,一只苍蝇,比杀死一个人罪行严重得多!”日本将要垮台之时,担心自己被日本人杀害或者被苏联人杀害,天天卜卦求佛,希望日本多打胜仗。

再来说一下溥仪身边的人,从当上皇帝一直到抚顺改造,溥仪周边的人是不缺人的。简单介绍一下,郑孝胥:前期努力劝阻皇帝不要出北京,并为皇室争取民国优待条件的人,后面眼看回京无望,开始投靠日本人,将皇帝转移至东北。罗振玉:前期主张出洋,并依靠日本援助实现复辟的愿景,但是在天津被郑孝胥排挤之后,回到了大连,不再参与溥仪伪满之事,陈宝琛:满清遗老,极力主张还宫复辟,但始终未能实现。张景惠:在溥仪转移东北之后,因为其听话玲珑,被日本人看好,进而取代了郑孝胥。皇帝身边的人肯定少不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绣,文绣的思想里,相比于身份和礼教,她更想要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。而溥仪看来,婉容是一个对于权力和地位无比痴迷的皇后,在婉容挤走了文绣之后,他再也没理会过这个出生就被决定了命运的可怜的吸鸦片的女人。

写的有点多了,最后再说两句。溥仪是一个可怜的人,他在自传中比喻自己一生被墙所束缚。紫禁城的高墙,长春的围墙,苏联和东北的狱墙,这有点像是电影《末代皇帝》中溥仪被束缚了一生的“门”的概念。书中最后以溥仪的特赦令结尾,从慈禧的“量中华之物力,结与国之欢心”到真正走出抚顺监狱的大门。溥仪颠沛流离的前半生,同时也是中国几十年饱受困难的一段历史写照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/阅读下一篇/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